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形态各异的大型建筑,其实是由一种特殊的材料构成的?这种材料就是膜结构。膜结构,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它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体育场馆到商业广场,从停车场到文化中心,膜结构的身影无处不在。那么,膜结构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发展至今,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
膜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早在公元前几千年,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枝条和兽皮搭建帐篷,这可以看作是膜结构的最早形式。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铁木和帆布制作各种形状的建筑物,但膜结构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停滞状态。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化学工业和工程力学的快速发展,才使得膜材料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现代膜结构也因此开始蓬勃发展。
1917年,美国兰彻斯特建议利用电力鼓风机将膜布吹胀,制作野战医院,但这个想法并没有真正成为产品。直到1946年,贝尔德为美国军方制作了一个直径15米的圆形充气雷达罩,这才真正开启了膜结构工业产业的大门。1967年,Frei Otto设计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博览会上的西德馆,以轻质透明有机织片作为顶部结构,开创了膜结构商业化的先河。1970年,日本大阪万国博览会上的美国馆,首次采用了聚氯乙烯涂层的玻璃纤维织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跨度的膜结构。
从那以后,膜结构的发展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膜结构的发展总是与膜材的进步密不可分。膜材的不断创新,使得膜结构在性能和应用范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膜结构的基本组成包括基布、涂层和胶粘剂。基布维持着膜结构的基本张力,涂层则使其具有较好的自洁性,而胶粘剂则是将基布和涂层贴合在一起的工具。这些不同的部分共同造就了膜结构的不同特性。
膜结构具有很多优点,比如便宜、可塑性高、美观等,因此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膜结构的建筑随处可见,体育场所、文化娱乐的绿地小品、博物馆、广场、购物中心、火车站、飞机场、停车棚等,其范围基本遍布了每一个常见行业,而且其应用还在继续扩大。
膜结构的发展态势十分迅猛,大有赶超国外之势。在未来的建筑行业,对于膜结构的应用可能还会更多更广泛,那时我们看到的绝不只是膜结构车棚这样相对简单的建筑物,而是更具美学和力学的标志性建筑。
膜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膜材选择、膜材与建筑造型、荷载、节点构造以及施工工艺。目前国内常见的膜材有聚酯纤维和聚丙烯两种,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膜材。例如,目前在商业广场应用广泛、采光要求高,建筑造型美观时尚等特点,选用PTFE作为膜材料;而在大型工业建筑中,则选用聚乙烯(PE)为膜材材料。
膜结构在工程上是指以薄膜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一种具有大跨度空间的可移动结构体系。它是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形式,因其具有独特的外形和丰富的造型变化而受到广泛关注。膜材料在设计中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抗拉强度必须满足要求;(2)抗张拉强度及挠度应大于允许值;(3)表面不能出现明显的裂纹和较大面积腐蚀。对于复杂形状或大跨度空间,需考虑膜面形变、膜材变形等对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合理的有限元分析计算。
膜结构设计中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自重;(2)张拉应力;(3)风荷载,其中风是主要荷载,考虑风荷载对膜构件影响时需进行风荷载模型计算;(4)环境荷载:除考虑温度和湿度外还应考虑大气压力的影响;(5)地震作用,膜材本身强度低,需对相应构件进行加强设计。
膜结构的发展总是与膜材的进步分不开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膜材的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将使得膜结构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未来,膜结构可能会在建筑、交通、体育、文化等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膜结构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膜结构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环保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美好。你准备好迎接膜结构的未来了吗?
Copyright © 宁波万豪空间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1065613号-4
网站地图 | 技术支持